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 
索 引 号: 008810390--2016-0012 分 类:
责任部门: 市林业和园林局 发文日期: 2016-08-12 19:48:39
标 题: 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函
公开方式: 经本单位审核后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全社会
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革达州市委:
  
  你们在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建议》(第170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出的宝贵建议。根据7月13日,梅榕副主席组织召开的座谈会精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为推进全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成都达州商会,组织达州在外企业家回家乡发展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此项目的推进情况,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把油用牡丹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全力支持、积极配合、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特别是3月26日,在成都达州宾馆,市委包书记抽出双休时间,亲自主持召开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专题汇报会,听取项目汇报,提出工作要求。明确由市政府分管农业副市长领导挂帅、市林业园林局牵头主抓、各地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责任体系。市上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项目专题会、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筹备中存在的问题。5月26日下午,市政府与成都达州商会签订了《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市委书记包惠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主持签约仪式。框架协议明确了甲乙双方的责任义务,提出了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围绕推广建设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和国内一流的木本油料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强化合作,共同发展。明确支持乙方在达州市规模化建设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40万吨牡丹籽低温超临界萃取及其他木本油料的生产加工、木本油料作物专用肥厂、木本油料生物科技产业园及其他深加工项目;明确提出了公司注册、规划合作、政策支持等3个方面的合作内容;明确提出了示范带动、油籽收购保障、种苗供应、技术服务、推动落实等5个方面的合作机制,为下一步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市县有关部门协调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市林业园林局及时成立油牡丹产业化办公室,配备专人开展油用牡丹产业工作。市林业园林局和市农业局着手筹备科研团队开展油用牡丹研究,用于指导基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与成都达州商会沟通对接,有效推动项目落实。3月14日,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县(市、区)分管领导对成都达州商会提交的《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讨论,明确修改意见。3月底,市林业园林局向各县(市、区)开展油用牡丹产业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情况。4月7日—9日全兴副市长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县负责人到山东省菏泽市,考察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了解了菏泽市油用牡丹种植、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情况,撰写了《赴山东省菏泽市考察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5月4日,与成都达州商会协商起草了《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并组织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研究。5月7日,又召集一些区县分管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对框架协议进行了讨论修改。5月11日—19日,组织市法制办对框架协议修改稿进行了初审。5月20日,针对成都达州商会对框架协议提出的意见,再次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对框架协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市法制办对修改稿进行再次审查,出具了《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合法性审查意见书。5月上旬,市林业园林局协调配合成都达州商会赴各县(市、区)考察,重点对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开江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适生区域、土壤、气候、产业布局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帮助企业确定以通川区、宣汉县为重点进行产业区域布局,明确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通川区作为率先带动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区县,制定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对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的油用牡丹产业基地进行测产,为选育、申报良种及进一步推广示范作前期准备工作。6月22日,市林业园林局召集成都达州商会就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推进有关事宜进行座谈,双方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就下一步具体工作作出安排。6月24日上午,市林业园林局会同成都达州商会,到省林业厅专题汇报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推进情况。省林业厅对达州引进成都达州商会,作为龙头企业带动油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表示,省林业厅将大力支持和呼吁,将达州纳入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和全省新兴特色林业产业化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三、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

  成都达州商会成立了达州市油用牡丹项目筹备领导小组,相关会员单位参与,落实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完成了 “四川汉宫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在达州农商银行开设了基本账户,并通过《达州晚报》、“达才网”、“凤凰山下”论坛等媒体平台,发布招聘广告,补充人员,已到岗试用或实习30余人,专门开展达州市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为顺利推进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该企业对各县(市、区)进行了全面的深入考察调研,开展用地调查和土样检测,认为达州市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1-32度,与山东的菏泽、安徽的铜陵同一纬度,属于牡丹的适生区域;根据气候和海拔等综合因素,达州市辖区内基本适宜油用牡丹的种植,特别是往北的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万源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发展优势。企业先后邀请了农林专家周荣光、农林规划专家李健和国家农业部专家孙小平对该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同时,邀请了中国食品研究方面的专家谢振文等对深加工产品进行了全面规划。在成都达州商会5月4日对通川区魏蒲工业园区首次考察选址的基础上,5月16日,在通川区政府区长梅辉太、区委常委何冰一行的陪同下,Ritz International生产总监翰墨特、德国拜耳生物科技及BASF日化技术指导<br>曼费得两位专家对汉宫坊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的设计进行踏勘。6月4日—5日,邀请了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唐小平副院长、马国青处长、卢泽洋高级工程师前来达州调研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通过选址考察、座谈会议,为达州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建言献策。6月6日,邀请了油用牡丹之父、国家林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李育材专程前来达州授课,通过听取汇报、参观栽植和育苗基地,为达州100万亩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传经送宝,并根据油用牡丹原产于秦巴山的优势,初步提出在达州建立油用牡丹基因库的设想。6月7日,邀请国家林业局苗圃总站杨站长、省林业厅包厅长一行莅临达州考察调研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为油用牡丹在达州甚至整个四川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和新的历史机遇。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油用牡丹产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造林及产业科 梁健 265523215908383316

  达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