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杰代表:
你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职工待遇的建议》(第169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现有国有林场21个,大多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属于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事业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国有林场已成为达州森林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在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提升全市生态福祉,建设全市生态文明和建设嘉陵江、汉江生态屏障以及国家木材林略储备基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市国有林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但仍然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性质界定不准、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同时,由于多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大部分工区、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通讯、网络覆盖不畅,林区和连接林区道路通行困难,林业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难以适应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需要,国有林场亟待改革。
一、关于职工待遇方面
自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相关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成立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人力、物力做好基础数据收集整理,认真核算改革成本,编制了国有林场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和县级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全市21个国有林场全部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的要求,对国有林场实行综合预算管理体制,所需人员机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016年,万源市由地方财政兜底,投入资金690.3万元,全面解决了林场100名不在编职工的工资问题,切实保障了林区的稳定,为我市国有林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接地方政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庭成员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切实解决林场职工后顾之忧。
二、关于国有林场设施方面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国有林场与周边村社融合发展,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建设计划,不断加大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国有林场道路建设纳入相应公路网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加强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国有林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十三五”期全面完成国有林场道路、供电、安全饮水、森林防火、管护工区(站、点)危旧房改造、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和省加大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投入,极大改善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2016年底,省林业厅组织开展了国有林场扶贫规划,将从根本上改变国有林场生产生活条件。
三、关于创新经营机制方面
国有林场机制体制僵化,是阻碍国有林场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国有林场改革中,要创新经营机制。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明确与国有林场之间的收益分配方式,有效盘活森林资源。搭建以国有林场为载体的自然科研宣教、生物多样性维持、野生动植物种保护等科普交流合作新平台。依托国有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的立地条件,在国资公司里采取政府资金或财政项目注入方式,建立林业发展专户,积极参与项目包装打捆,建立全市统一的碳汇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长期项目投入。鼓励国有林场扩大经营范围,在保持生态补偿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对周边公益林实行统一管护,纳入项目实行统一包装,有目的地培育大径级木材和珍贵树种用材基地,鼓励开展林下种养殖,开展森林旅游,搭建森林康养的大平台,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支持国有林场走出去,组建专业栽植管护队伍,建立国家储备林基地,不断扩大造林绿化面积,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模范带头作用。
最后,感谢您对林业和园林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造林科 赵玉全 2655232
达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2017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