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纪[2005]01号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林业碳汇工作,持续开展林业碳汇工作政策、理论学习研究,开展摸底调查评估,试点进行碳汇项目包装,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等措施,不断巩固和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增加区域森林植被生物碳储量。
一、关于“加强宣传,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的建议
我局在“达州林业”微信公众号菜单中开通了“林业碳汇”专栏,同时加强在林业官网及重点媒体加强相关工作政务公开和科普工作;发文要求各地充分认识林业碳汇基本内涵、市场行情及效益情况,加强相关政策技术研究和培训,正面宣传引导和知识普及,不盲目跟进和贪大求全,科学开展本地本底调查和评估论证,指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稳妥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和交易,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市商务局将在重点商场、超市营造低碳行动、植树增汇的宣传氛围。
二、关于“立足长远,谋深谋细碳汇发展项目”的建议
(一)开展森林碳汇资源本地调查。已启动实施全市森林碳汇摸底和评估,结合最新国土“三调”和林地“一张图”,摸清各地林地资源,开展森林碳汇本底调查,在明确可开发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估算达州碳汇本底情况,并对区域碳汇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推动林业碳汇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的通知》(达市林函〔2022〕72号),鼓励各县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目前万源市、宣汉县申报了试点工作,待省林草局批复;省林草局对通过国际国内碳汇项目标准备案(注册)的项目,适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试点单位、县(市、区)奖励;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林业碳汇投融资模式,为国土绿化与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低成本政策性资金支持等工作。
(三)积极开展项目包装。2017年以来,达州市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因地制宜支持宣汉县、开江县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支持万源市包装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大与四川林业集团合作力度,加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积极争取中、省补助资金2.2亿元及市县补助资金,开展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工作,促进区域生态价值转换;积极推进宣汉县200余万亩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待国家开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审批和上报备案;根据国家或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相关规定和方法学要求,结合达州南部地区森林经营,开展基线调查和项目设计,将符合CCER标准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相关规则和标准要求的森林经营活动包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加强川渝结合,拟联合梁平等地合作开展竹子碳汇经营。深入推进义务植树,倡导个人及集体活动植树实现碳中和,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林草碳汇项目试点示范县。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开展林业碳汇合作交流5次。
三、关于“统筹兼顾,推动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的建议
(一)统筹兼顾做好碳汇项目开发。围绕全市碳汇发展空间格局及可开发利用资源,在不影响正常林业经营条件下,统筹做好森林经营、造林、竹林经营、城市森林碳汇项目与传统林业发展。结合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国家战略储备林、竹林风景线等生态建设工程和产业发展开发森林碳汇,积极做好宣汉县200余万亩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等前期谋划和包装工作,待国家开展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审批和上报备案。
(二)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森林碳汇能力提升。目前,我局正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将造林绿化空间落实到国土空间中并上图,科学抓好宜林荒山、荒坡、一般灌木林地造林;加强珍稀树木培育,结合马尾松林改造等提高长周期乡土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比例,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林木良种使用比例;加快渠江竹产业带建设,其中渠县规划未来3年开展营造竹林50万亩,积极推行木竹替代,探索发展生物质能源林;推动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修复,系统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点工程;加强渠江生态廊道、秦巴山区、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开展森林经营等生态工程建设。
(三)加强资源保护巩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格实行林地征占用审批和限额制度,严防严控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和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保护好现有公益林,调整林分结构向异龄复层混交林发展,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功能性,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稳中有增,稳定现有森林、湿地等固碳作用和碳储量。
四、关于“加强人才保障,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人才引进。近年来全市林业系统通过“千名硕博进达州”“达州英才计划”连年引进林业相关专业本、硕学历毕业生,以充实林业相关专业队伍。
(二)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相关知识专家讲座和培训。达州市市级及宣汉县等林业主管部门多次邀请专业咨询机构来达讲课,组织参加省级组织的林业碳汇工作研讨会,印发了《转发关于举办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与管理线上培训班的通知》,鼓励地方加强林业碳汇业务培训。依托省林草局林草碳汇专家库,将为每个试点县、市委派至少1名林草碳汇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为每个试点县(市)提供不低于50人次的培训机会,组织试点县(市)赴国内先进地区学习交流。
(三)加强森林碳汇研究和成果转化。总结森林碳汇关键技术,开展不同立地区域、不同森林类型、不同经营措施的森林碳储存特性研究;开展旅行、大型会议活动碳排放计量研究,倡导植树增汇实现零排放活动;市科技局将重点支持市域内创新主体开展森林、土壤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发,加强与各相关专业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借鉴森林碳汇最新研究成果,开展森林碳汇关键技术研究。
以上是我局对您所提提案建议的复函,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林业碳汇政策、机制及相关体系学习探索,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和质量提升,试点开展碳汇项目包装和开发,为达州市实现碳中和做出应有贡献。
达州市林业局
2022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