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地处大巴山南麓,是嘉陵江上游和汉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全市现有林业用地1199.62万亩,森林面积1134.14万亩、森林覆盖率45.58%,森林蓄积4744.35万立方米。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质量持续改善,加之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长,随着市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收容救护需求也逐年增大。
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
我局高度重视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全市现有达州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达州市野生动物医疗救助站等2个市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主要负责实施中心城区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根据动物健康状况、自然分布等综合因素,依法依规开展医疗救治、放归自然等工作。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指定专人或者专门机构负责开展辖区内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各地自行开展简易救治和放归自然工作,对伤情较重或者不具备放归条件的动物及时移送至市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进行收容救护,全市现有达川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宣汉县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所、大竹县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等3个县级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所。同时,各县(市、区)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地等基层林业管理机构为依托建设临时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16个,在40个乡镇林业站同步建立收容救助站40个。2024年以来,全市收容救护陆生野生动物554头(只、条),主要包括猫头鹰、蛇、夜鹭、狐狸、果子狸、林麝、夜鹰、鸺鹠等物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4头(只、条)。
二、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
(一)建立联席制度,定期研究部署。一是我局联合网信、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10个部门(单位)建立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通报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二是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联合网信、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建立了县级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研究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二)强化部门协作,压紧巡护责任。一是我局联合网信、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10个部门(单位)印发《关于开展“清风行动2025”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清风行动2025”,重点打击非法猎捕(采集)候鸟等野生动植物,非法食用野生动物,非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进出口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各县市区组织乡镇、国有林场按工区、片区落实所辖范围内具体的点位巡逻责任人,做到巡护到位、看守到岗、责任到人。切实加强日常巡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处理野生动植物违法违规行为。
(三)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营造保护野生动植物良好氛围。一是我局在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中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法律法规及宣传手册1200余份、环保购物袋300余个和环保围裙200余条,现场解答问题20余次。二是2025年,各县市区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护鸟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4次,发放《保护野生鸟类倡议书》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214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5条。同时,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号召公众积极投身野生动植物保护,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提升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通过我局积极向上汇报争取,2025年省级下达我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资金25万元。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市级财政部门争取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