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0390--2025-0143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达州市林业局 发文日期: 2025-09-12 16:00:42
标 题: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3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3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达州市林地面积1395.95万亩,森林蓄积量47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58%,林地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6.1%,是四川森林资源大市、大巴山南麓重要生态屏障和嘉陵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近年来,我市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发展,全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一、关于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夯实四库物质基础的建议

我市坚持科学造林育林与森林抚育并重,全力夯实森林四库物质根基,森林蓄积量稳步提升,碳汇和水源涵养功能持续增强。在科学培育方面,精准选育推广达林1油茶、达梅1乌梅等4个省级林木良种,启动建设建成川东北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025年上半年完成营造林40.355万亩,义务植树723.65万株;全力推进21个国储林项目(249万亩)建设,获银行授信113.6亿元(全省第2)、放款29.11亿元(全省第1),通过企业 基地 农户模式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在森林抚育方面,通过退化林修复、松林改培等项目优化林分结构,上半年,已完成封山育林0.4万亩、退化林修复11.95万亩,启动全省唯一松树改培试点,计划年内完成35万亩松林改造。

二、关于深挖森林产业潜力,释放四库经济活力的建议

我市聚焦林下经济壮大与林产品加工升级,推动森林四库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在林下经济方面,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现代林业园区4个,培育林下产业基地52个,形成一县多品格局,万源、宣汉打造秦巴药库,通川、达川、开江发展林油林饮,大竹、渠县培育有机林蔬,2024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45.7亿元,带动42.54万人就业,农户涉林人均年收入超5000元;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园区1个、示范基地5个,正在申报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基地4个。在林产品加工方面,成功招引四川兴竹、上海泰盛等企业落地,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集群发展,大竹、渠县建成10万吨竹生物基新材料生产线,形成木竹精深加工、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三、关于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稳固四库生态本底的建议

我市以森林灾害防控与生态修复为抓手,筑牢森林四库生态本底。在灾害防控方面,创新二看三查林长巡林工作法和乡村两级森林防灭火现场指挥一张图,全市连续3年保持森林火灾零发生;建立“4 1”松材线虫病除治督导组,累计除治枯死松树431.6万株,同步推进松树改培计划,编制达州松林改培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森林资源管理红黄绿码奖惩办法,2025年上半年排查整改森林火灾隐患1010处。在生态修复方面,实施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营造林15.5万亩;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调出面积99万亩,新增可利用林地45万亩;针对巴河、州河流域等生态脆弱区,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提升森林水库涵养能力。

四、关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护航森林四库建设的建议

我市从资金、机制、人才三方面强化保障,为森林四库建设护航。资金保障上,2025年上半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1.6187亿元,储备林项目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联审联评5个,已发行债券项目2个,发行额度26050万元,特别争取到中央财政林草改革发展资金支持的国土绿化项目1个,总投资1.4418亿元,市财政局联动争取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上半年到位资金5.3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264%)。机制创新上,恢复7个县级林业部门(新增行政编制49个),重建基层林业站112个(标准化率86%);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川、宣汉纳入全省首批试点,拟出台“1 3 N”改革方案。人才支撑上,引进高层次人才8名,聘省级林草乡土专家6名,联动川农大在达州设立博士工作站,筹建林业产业研究院,为森林四库建设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