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达州市林地面积1395.95万亩,森林蓄积量4765万立方米,林地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6.1%,是四川森林资源大市,是大巴山南麓重要生态屏障区,是嘉陵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截止2024年末,经济林和林下食物等林粮种植面积超过480万亩,经济林产量达82万吨。
围绕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结合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林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潜力等情况,按照“一县多品”的发展思路,支持各县(市、区)打好“拳头产品 重点产品”组合拳,做优、做大、做强拳头产品和重点产品,培育达州森林粮库特色林产品资源库,逐步提高特色林产品市场占有率。
通川区打造“一茶一油”。突出发展红茶(铁山剑眉)、油茶等拳头产品,森林水果重点发展柑橘、李等,林下中药材重点种植黄精、白及、茯苓等。
达川区打造“一油一果”。突出发展乌梅、油茶等拳头产品,林下药材重点发展白芷。
万源市打造“四彩产业”。突出发展旧院黑鸡、木竹笋、天麻、油茶等拳头产品,森林药材重点发展杜仲、厚朴、黄柏等三木药材及贝母、百部、黄精、重楼、茯苓等林下药材,木本油料重点发展核桃,森林蔬菜重点发展椴木香菇、木耳、树花菜,林产饮料重点发展茶叶,林下养殖重点发展黑猪、中蜂。
宣汉县打造“六大产业”。突出发展油茶产业,森林药材及林下中药材发展黄柏、木瓜、厚朴、木香、天麻、淫羊藿等拳头产品以及黄精、白及、黄连等重点产品,森林蔬菜及林下蔬菜重点发展竹笋、香菇、木耳、魔芋等,森林水果重点发展青脆李、蓝莓、梨、柑橘、柠檬等品种,林下养殖重点发展梅花鹿、关中黑猪特色养殖等,林产饮料重点发展“巴山青”绿茶等。
大竹县打造“一叶两树”。突出发展白茶、香椿、黄柏等拳头产品,林下蔬菜重点发展赤松茸、竹荪等食用菌,林下中药材重点种植百部、石菖蒲、黄精、草珊瑚等。
渠县打造“一笋一菌一药”。突出发展竹笋、食用菌、黄精等拳头产品,林下中药材重点发展白芍等,林下重点养殖鸡、蜜蜂等。
开江县打造“两叶两果”。突出发展银杏、淫羊藿、油茶、油橄榄等拳头产品,重点发展黄柏等三木药材,林下药材重点发展黄精、石菖蒲,林产饮料重点发展老鹰茶。
二、关于“促进达州特色林产品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林产品发展顶层设计。一是国省层面大力支持。2023年,四川率先在全国启动建设森林粮库,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切实维护粮食安全。2024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实施方案》,提出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二是市级层面高度重视。2023年12月,市委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森林“四库” 推动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重点的秦巴“森林四库”建设。2024年6月,市委印发《关于以“四大”资源开发利用为着力重点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打造“天府森林四库”建设先行市和全国全省“绿色样板”。2025年4月,市政府印发《达州市“森林四库”建设规划(2025—2030年)》,综合部署达州市“森林四库”建设工作,为达州市特色林产品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二)提升高端产品开发能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加工大型企业,做好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聚焦绿色有机食品、康养保健、医疗制药、林产化工原料等四大产业发展主导方向。森林蔬菜可开发生产香椿、树花菜、竹笋、食用菌、野菜等即食、干燥、冻干、速冻系列产品。森林药材可开发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研发新药品、功能性饮品、保健食品。木本油料开发副产品综合利用,研发油橄榄与保健、美容产品等。森林水果和林产饮料开发乌梅、脆李、柑橘等林果饮料以及林茶饮品。积极研究开发新型肉类产品,以方便休闲食品、熟食制品为主导产品,提升畜肉、禽肉加工能力。宣汉县建成50亩中药初加工贸易区,年加工饮片5000吨;万源开发天麻粉、天麻酒、天麻面,达川区开发乌梅饮品、日化用品等3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
(三)加强品牌与市场推广。一是加强品牌塑造,按照“区域公共品牌 企业品牌 产品品牌”的品牌创建思路,聚焦“秦巴药库” “巴山食荟”两大公共品牌,擦亮达州特色林产品的优质品牌形象。二是探索创建达州林业区域品牌“达林优品”,进一步增强特色林产品知名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巴山青” “达川乌梅” “开江油橄榄” “大竹香椿”等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林粮产品品牌。指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等市场主体,聚焦林粮拳头产品和重点品类,挖掘、扶持及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是加强特色林产品质量建设,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等认证,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产地,培育和保护企业驰名商标,提升林粮产品溢价。四是加强林粮品牌宣传和保护,开展特色林产品推介、营销和宣传。完善物流体系,构建线上线下展销网络,拓展特色林产品市场。
(四)大力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今年以来,我市向上争取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600万元,以高质量示范基地和林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林药、林蔬、木本油料等特色林产品。以国家储备林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为抓手,多渠道争取包含政府财政、绿色金融等项目资金。目前,全市已备案国家储备林项目15个,其中获批银行授信项目11个,授信额度102.5亿元,已放款27.05亿元。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项目已争取到财政预算内资金1.69亿元,川东平行岭谷高质量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获中省财政支持资金2.2亿元。2025年,已包装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个,并启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扎实的项目储备为森林粮库建设提供了多元化资金支持,为促进达州市特色林产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下一步推进举措
一是围绕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结合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林粮产业现状及发展潜力等情况,将全市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特色发展区,推进达州特色林产品高质量发展。二是按照“一县多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支持各县(市、区)打好“拳头产品 重点产品”组合拳,提高特色林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以高质量示范基地和林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扩大特色林产品种植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质品牌,优化产品加工,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种养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特色林产品产业绿色化、精品化、定制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