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0390--2025-0153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达州市林业局 发文日期: 2025-09-12 16:10:04
标 题: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21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121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一、关于鼓励全市种植发展竹林的建议

一是竹资源论证。对全市及周边竹资源规模、种类及可发展空间进行了摸底分析,结合引进企业竹加工所需竹原料规模、种类要求及项目建设进度,编制了《达州科学发展竹产业论证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同时加强与省林草局沟通,争取支持我市及周边发展竹林。

二是营造林建设。加强竹种苗培育,目前规划在大竹高穴、渠县琅琊等地建设竹苗繁育基地,邮储银行达州分行审核通过渠县森林四库竹苗贷”8000万元,用于支持渠县建设竹产业种苗基地5000亩。结合松树采伐、储备林建设等空间发展竹林种植,年初和72日以市政府会议纪要形式下达了2025年竹产业发展营造林任务,计划2025年新建竹产业基地12万亩、抚育改造6万亩,预计今年年底我市竹资源规模将超过100万亩。下一步,计划十五五期间年新增竹林10万亩,到十五五末我市竹资源规模达到150万亩以上。

三是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创新种植模式并大力拓宽竹产业融合发展渠道,有效链接资源端与加工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地建设,合力形成竹产业联盟。目前,大竹县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公司签订了竹原料购销协议、渠县与乐山风景线林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万亩丰产高效纸浆竹示范基地项目协议、达州高新区与川林集团签订了竹木产业基地建设及加工再利用项目协议。下一步,将根据加工企业项目建设进度,适时试点建立竹材收储机制,以保障竹原材料稳定供应。

二、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是加强交流学习。2020年以来,我市及大竹等地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前往浙江、福建、贵州、重庆及川南等地调研学习竹一二三产业发展、科技及发展理念等情况,每年组织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竹产业服务团服务达州竹产业发展,邀请或前往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交流和决策建议,今年邀请省林学会竹产业专业委员会前往大竹县调研指导竹产业发展情况并组织召开了十五五四川竹产业发展研讨会。

二是加强科技合作。加强与国际竹藤中心、省林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合作,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长期帮扶协议》,启动竹材料科技产业园建设,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竹谷产业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协同攻关,促进全竹利用产业链技术研究和推广。鼓励和支持万康、图拉香建立市级专家工作站两个,通过实施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联合企业在大竹县实施竹林高效栽培、丰产培育、良种应用、森林抚育及加工剩余物利用种植竹林下食用菌等推广项目3个。

三是加强企业创新。抢抓达州拟被纳入全国竹基复合材料应用试点城市机遇,借力双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政策,参与制定四川省竹缠绕建设应用地方标准,以竹基复合建材产业赋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推动竹缠绕管道管廊在大竹实地应用,在川渝两地示范推广,今年将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从竹原料基地到竹缠绕生产到市场化应用的全场景闭环。支持兴竹公司建设竹谷产业研究院推进竹纤维产业创新,支持图拉香、万康等在竹笋加工、锁鲜等方面突破技术壁垒。

四是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出台《达州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实施企业智改数转诊断评估,明确智改数转方向,提供企业小快轻准方案,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已经进入2025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入库实施项目清单,预计将获得1300万元资金支持,打造竹精深加工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标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支持大竹县图拉香实业有限公司新建1500吨即食笋生产线、建冷藏库2700m、购置冷藏车2辆,推动竹笋精深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关于强化政策支持的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在国家层面。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省级层面。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四川省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全省竹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提出要建成竹产业重点县40个,其中,将达州市大竹、渠县、宣汉纳入全省竹产业发展重点县。2024年,省经信厅和省林草局出台了《四川省竹精深加工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将达州纳入全省竹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协作配套基地,支持达州打造为全省宜竹地区竹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在市级方面。达州市出台《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实施意见》《达州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9年)》森林四库建设规划》《达州市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竹产业精深加工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扶持政策,为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启动了达州市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形成初稿),同步修编《达州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9)》,将进一步从竹原料保障、竹材加工、以竹代塑、保障措施等方面支持竹产业发展。

二是高位推动谋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高频调度,推动市级层面迅速建立全市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近半年先后组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10次、现场调研2次,特别是今年3月高标准召开了全市竹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推动以大竹县、渠县为核心的竹产业发展。

三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向上对接力度,我市竹产业发展获得省级层面建圈强链大力支持,大竹县等建设内容成功纳入《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协同推进工作方案(2025—2027年)》《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圈强链五个细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达州市作为竹精深加工领域三个协同发展地之一,作为竹纤维、竹食品、竹材料、竹文创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我市针对性制定了《达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融圈强链推进方案(2025—2027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对接金融机构,通过储备林、森林四库建设等方式推动竹林基地建设,其中邮储银行达州分行审核通过渠县森林四库竹苗贷”8000万元,用于支持渠县建设竹产业种苗基地5000亩成为省内同类首单;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强化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成功推动中行达州分行发放1亿元贷款支持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助力以竹代塑建设。同时加强财政资金争取和引领带动作用,及时掌握了解中央和省的政策动态,找准与我市竹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对达州市竹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和引导各县(市、区)扩大与其他社会资本的多元合作,多渠道筹集、调动资金,加大产业建设资金投入,为企业和群众发展竹产业提供条件,持续激发竹产业发展市场活力。

、关于品牌拓展的建议

一是强化市场开拓。积极组织大竹县万康农业(竹笋干)、椿情食品(椿笋酱)、禾田食品(竹笋面)等竹精深加工企业参加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和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等活动,并给予展位补贴以降低企业参展成本,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知名度。组织企业参与竹产业专题论坛、贸易洽谈会,推动产销对接,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鼓励企业探索电商 直播”“社群营销等新业态,联合电商平台开展大竹竹产品线上推广活动、举办直播带货专场,推动竹产品入驻知名电商平台,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将支持企业与商超、经销商合作,完善线下销售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始终坚持质量兴农 品牌强农,着力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及特色产业品牌,提高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主体开展品牌认证工作,挖掘产业优势特色,大竹竹笋成功获得名特优新”“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在传统干竹笋和鲜(泡)竹笋的基础上,与当地香椿产业有机结合,创新开发出竹笋香椿酱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组织竹城万康、巴山红等竹产业品牌农产品参加双招双引投资推介会、农博会、天府粮仓全国行等各类展销及推介会,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下一步将指导大竹县结合本地竹资源优势,策划举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竹产品博览会、竹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区域性竹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开展有机食品、绿色产品、FSC森林认证或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提升大竹竹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保护。市场监管机构将组织竹产业企业参与中国品牌日活动,拓宽品牌宣传推广渠道,动员本地竹产业企业(产品)品牌、自主创新品牌、区域品牌参加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深入开展产品专项质量抽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形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竹原料基地建设,加强竹相关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大竹县竹产业融圈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