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8810390--2025-0156 分 类: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责任部门: 达州市林业局 发文日期: 2025-09-12 16:12:16
标 题: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18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218号提案办理情况(B)的函

一、关于明确目标,优化布局,创建我市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的建议

一是高位推动谋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高频调度,推动市级层面迅速建立全市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近半年先后组织召开相关专题会议10次、现场调研2次,特别是今年3月高标准召开了全市竹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推动以大竹县、渠县为核心的竹产业发展。将竹纤维作为新材料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予以发展。

二是推进基地创建。《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10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开展技术研发、产品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夯实当地以竹代塑发展基础。根据我市印发的《达州市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将推动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支持大竹县、渠县等地争创全国'以竹代塑示范县(应用推广基地)。目前大竹县启动了创建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示范县)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积极推动相关产业、以竹代塑园区建设工作,待国省启动申报评选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时,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加大向上对接汇报力度,力争取得成效。

三是支持项目建设。《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提出: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以竹代塑产品生产、废塑料回收利用。我市将指导相关县(市、区)围绕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进行项目谋划包装,储备以竹代塑产品生产项目,争取更多资金向我市倾斜。同时,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规定和要求的以竹代塑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项目,将在项目备案、审批和能耗指标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加大对竹精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力度。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建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金、审批等问题。目前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经投产达效,浙江鑫宙(达州)大竹10万吨竹缠绕管道生产项目正在建设厂房阶段,四川兴竹65万吨生物基新材料项目正在试生产阶段,市经信局牵头对《达州市造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9年)》进行修编,加快推动泰盛集团30万吨竹浆纸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二、关于强化保障措施,拓展应用场景,扩大市场需求,推广应用我市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竹产品的建议

一是拓展市场需求。推广新型竹建材。根据印发的《达州市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积极拓展公共机构领域率先应用,推动国有企业深化应用,推动公共生活领域广泛应用和重点行业领域大量使用。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达州市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支持建材生产企业积极申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新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企业,每获得1张证书给予4万元奖励,每家企业一次性最高奖励不超过16万元。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省级绿色建材产业链链主企业,对获评省级绿色建材产业链链主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等若干措施。将积极引导竹纤维、竹缠绕、竹浆纸等竹建材产品进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进一步拓展竹型材在竹建筑、竹结构、园林景观及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新型绿色建材企业。市住建部门将在全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建筑装饰、公共设施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竹制品,积极推动竹制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项目,鼓励建设一批以竹代塑示范项目;对符合政府绿色采购政策要求的竹质建材、竹家具、竹制品、竹纸等产品,鼓励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加快推动以竹代塑相关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市文旅部门鼓励景区、文博场所、旅游星级饭店等重点文化旅游经营(开放)场所使用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达州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大力推进公共机构领域率先应用竹产品,2023年达州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23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的通知》,将以竹代塑纳入公共机构节能年度重点工作,鼓励新采购办公家具、生活用品、办公场所装修装饰采用竹制品或材料。

二是加大政策宣传。加强绿色环保宣传,积极参加6.5环境日、绿色宣传主题活动,现场向市民讲解《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推广使用以竹代塑,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全市文旅行业系统广泛开竹产品、竹文化、竹风景宣传推介,推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做竹产品消费引领者、宣传推广者,深化以竹代塑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以竹代塑科学普及,广泛宣传以竹代塑产品优良特性,提高公众对以竹代塑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印发了《达州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3-2025年重点工作的通知》《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加强对餐饮、电商、超市、酒店等领域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现场核查,推动可降解购物袋或纸箱应用,执行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常态化开展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定期对大型商超、酒店、餐饮企业开展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情况调查,宣传引导企业以竹代塑等制品使用率。

三、关于推动产业升级,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高附加值产业链,解决我市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竹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的建议

一是积极融圈强链。加大向上对接力度,我市竹产业发展获得省级层面建圈强链大力支持,大竹县等建设内容成功纳入《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协同推进工作方案(2025—2027年)》《四川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圈强链五个细分领域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达州市作为竹精深加工领域三个协同发展地之一,作为竹纤维、竹食品、竹材料、竹文创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承载地,我市针对性制定了《达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融圈强链推进方案(2025—2027年)》,推动竹产业融圈强链

二是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出台《达州市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7年)》,实施企业智改数转诊断评估,明确智改数转方向,提供企业小快轻准方案,中顺洁柔(达州)3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已经进入2025年度制造业智改数转入库实施项目清单,预计将获得1300万元资金支持,打造竹精深加工企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标杆。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支持大竹县图拉香实业有限公司新建1500吨即食笋生产线、建冷藏库2700m、购置冷藏车2辆,推动竹笋精深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是加强企业创新。抢抓达州拟被纳入全国竹基复合材料应用试点城市机遇,借力双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政策,参与制定四川省竹缠绕建设应用地方标准,以竹基复合建材产业赋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推动竹缠绕管道管廊在大竹实地应用,在川渝两地示范推广,今年将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从竹原料基地到竹缠绕生产到市场化应用的全场景闭环。支持兴竹公司建设竹谷产业研究院推进竹纤维产业创新,支持图拉香、万康等在竹笋加工、锁鲜等方面突破技术壁垒。

四是加强科技合作。2020年以来,我市及大竹等地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前往浙江、福建、贵州、重庆及川南等地调研学习竹一二三产业发展、科技及发展理念等情况,每年根据基层、企业科技需求组织省科技下乡万里行竹产业服务团服务达州竹产业发展,邀请或前往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交流和决策建议,今年邀请省林学会竹产业专业委员会前往大竹县调研指导竹产业发展情况并组织召开了十五五四川竹产业发展研讨会。加强与国际竹藤中心、省林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合作,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长期帮扶协议》,启动竹材料科技产业园建设,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竹谷产业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协同攻关,促进全竹利用产业链技术研究和推广。鼓励和支持万康、图拉香建立市级专家工作站两个;通过实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联合企业实施竹推广项目4个,推广竹林丰产经营、竹废弃物及竹林抚育剩余物循环利用种植食用菌等。《达州市支持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明确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培育适宜竹品种,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技术研发转化。

四、关于加快创建我市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县域品牌,拓展营销渠道的建议

一是强化市场开拓。完善西部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丰富以竹代塑产品。积极组织万康农业(竹笋干)、椿情食品(椿笋酱)、禾田食品(竹笋面)、宕府王(竹笋酱)和中顺洁柔(竹浆造纸)、刘氏竹编等竹精深加工企业参加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和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等活动,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全面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知名度。

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始终坚持质量兴农 品牌强农,着力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及特色产业品牌提高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指导主体开展品牌认证工作,挖掘产业优势特色,创建竹大”“竹多大竹野笋干”“竹礼等诸多竹品牌,其中大竹竹笋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在传统干竹笋和鲜(泡)竹笋的基础上,与当地香椿产业有机结合,创新开发出竹笋香椿酱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组织竹城万康、巴山红等竹产业品牌农产品参加双招双引投资推介会、农博会、天府粮仓全国行各类展销及推介会,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

三是强化品牌培育保护。市场监管机构将组织竹产业企业参与中国品牌日活动,拓宽品牌宣传推广渠道,动员本地竹产业企业(产品)品牌、自主创新品牌、区域品牌参加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深入开展产品专项质量抽检,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形象。

四是加强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大竹五峰山、宣汉峨城山竹海景区提升建设,推动竹旅融合发展,指导支持大竹开展各类竹文化活动,创新推出特色品牌活动。整合达州文旅、大竹文旅等新媒体平台资源,常态化宣传展示竹旅资源、产品;创造机会支持竹企业参加中国旅游国际博览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国家省级博览会,将刘氏竹编与大竹产品统筹参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不断开拓营销渠道,持续提升知名度。达州市文旅产品展销中心持续对刘氏竹编等竹产品进行展销。

五、关于深化区域协作,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的建议

一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通过万达开区域合作,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交流,先后多次到重庆梁平区、忠县考察交流,签署了《共建明月山森林四库战略合作协议》,聚焦明月山300万亩竹林,发挥竹资源优势,联合开展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依托大竹竹木加工企业和石桥铺川渝小微竹产业园建设项目、达川麻柳竹编工艺、垫江大石竹编工艺坊、梁平亿联智能家居产业园等,重点围绕竹浆造纸、竹家具、竹编、竹建材等方面,携手打造集竹纤维制品、竹板材加工、竹家居、竹工艺品等为一体的明月山以竹代塑””产业带,共同发展以竹代塑产业。

二是推动跨界融合。2021年以来,我市积极通过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省级竹产业基地创建、森林四库建设现场会、科技下乡培训指导等方式,在大竹县石桥铺、中华镇、五峰山竹海、石河镇蒲包等地探索 食用菌”“ 中药材等模式,推广林下套种中药材(黄精、石菖蒲、草珊瑚)、竹菌(大球盖菇、榆黄菇、竹荪等)等立体种养模式,有效利用竹林空间,提升竹林综合产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保障措施,推动竹产业省级延链,加强地方品牌建设和区域合作,强化科技赋能,统筹做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创建和申报工作,助推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