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深处有一座美丽的天龙山,山里有一位护林人,他二十八年如一日,用青春守护着这里的山山岭岭,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一棵棵树苗茁壮成长,他就是宣汉县天龙山国有林场副场长陈成。
“林二代”的绿色情怀
今年50岁的陈成,没有惊天的业绩,也没有壮烈的事迹,但平凡而坚韧的脚印深深地刻在了林场的每一个角落。
1997年5月,他参工来到这个十分偏远的国有林场,一干就是二十八年。先后担任林场护林员、工区主任及林场木材加工厂会计、厂长,2015年3月担任宣汉县天龙山国有林场副场长。在多个岗位上炼就了敢于担当、率先垂范、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称赞。
1997年,正值四川森工企业、国有林场“两危”(经济危困、资源危机)最严重之际,不少林场年轻职工停薪留职,同广大农村青年人一样纷纷外出打工。而作为当时风发正茂、大有可为的陈成,从小到大受父辈的影响,毅然决然地参工到条件简陋、工作艰苦的林场,当上了“拿着工资的农民”,从此把自己的大半辈子交到了这大山丛林。
“我父亲是第一代林业人,作为林二代,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对林业工作有着热烈向往,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我热爱这片大山和大山的翠绿,我愿意做这片森林最忠诚的‘守护者’。” 陈成总是说,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过。
冬天里,陈成(右一)坚持巡山护林
吃苦认真 尽显担当
宣汉县天龙山国有林场经营面积1.04万亩,护林防火工作是林场保护发展常抓的一件大事。陈成说,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必须要有一种“耐劳精神”。一次,在制作森林防灭火宣传标语标牌时,他不怕辛苦,多次从林场到县城来回奔波,同上级领导汇报、与同事沟通、带领广告公司现场设计,守住广告公司编辑排版,直至定版。宣传标语标牌制作出来后,他带领林场职工同广告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深入林区,把距点位,因地制宜去落实安装,达到最佳效果。有效做到入山人员应知应会,随时提醒进场人员树牢“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
2022年8月,正值辖区百年不遇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森林防灭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陈成在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南坪镇双扁村4社社员丁某某在靠近林场边缘的地里焚烧积杆,严重威胁到林场的森林资源安全,他同林场同事及时赶到现场制止,用泥土堆埋火堆,并对当事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同时,就该事件通报给村委,村委本想马虎了事,认为没有酿成大祸,现场批评教育一下就算了,但是他坚决不同意,要求必须要以该当事人作为典型案例在全村做通报并做出深刻检讨,以达到警示效果。最后,村委干部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样既抓了典型,又起到了警示教育的目的。通过此次的逗硬处理,林场周边村社野外焚烧积杆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身作则 护好青山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分管林区森林防灭火及国有林管护工作的陈成常年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和推行场务公开,以人格和榜样的力量,凝聚林场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工作激情,不断营造开拓进取的林场干部职工队伍。
在每年森林防火期,他始终坚守在进场哨卡,检查进山人员严禁带火源进山,保障了森林安全。他与职工一起巡山,一起栽树,一起在施工现场监督,饿了吃一碗方便面,渴了喝一口山泉水。
陈成检查林场森林防火哨卡值守工作
2023年6月,他在检查砍防火隔离带施工现场时,发现施工人员清理的可燃物不够干净,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来做,达不到真正隔离效果。随后,他一边督促施工人员坚决整改,并亲自拿上砍刀,贴着地面砍施工人员留下的伐桩,随后用爪耙清理干净地面的可燃物,并对施工人员说,就照这样的做法,砍好伐桩,再清理干净所有的可燃物,把可燃物运到指定的焚烧池进行焚烧。
在2023年林场职工清理林区道路两边可燃物时,他同职工一起劳动,划任务,定目标,规定的1.5米宽绝对只能砍宽不能砍窄。在他的带领下,林场各工区职工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全场清理林场道路15公里,大大降低了森林防灭火的安全隐患。
如今,那个当初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却变成了又黑又瘦,一头青发也冒出了丝丝白发。正是有一个个象陈成这样的“守护者”,才换来了林场的青山绿水。宣汉县天龙山国有林场林场先后获得“川渝七县区联防护林暨经济协作先进单位”“达州市巴中市护林联防工作先进个人”、连续5年“县级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林场连续60年实现无森林火灾发生。(魏坤 柳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