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渠县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力举措,为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筑牢保护屏障。
一是资金保障,助力保护复壮。渠县人民政府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安排县级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全面排查全县古树名木,针对排查出的35株急需排危、濒危、衰弱的古树名木,精心编制“一树一策”保护复壮方案,通过支撑加固、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排危和保护复壮措施,改善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有效提升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
二是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管护。渠县建立了严格的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制度,县人民政府与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分别签订管护责任书,将每一株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责任人定期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开展巡查,详细记录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病虫害侵袭、人为破坏等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立即上报县林保中心,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三是挂牌建档,实现规范管理。县林保中心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挂牌,保护牌上清晰标注了树种、编号、科属、树龄、二维码等关键信息。群众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深入了解该古树名木的生物学特性、历史文化价值等详细内容。做到了一树一档、一树一牌,完善了古树名木的档案管理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管理和信息查询,也增强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四是专家支撑,提供专业服务。为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县林保中心聘请相关专业的中、高级工程师,建立了古树名木专家库。专家库成员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古树名木的认定、日常养护、抢救复壮、健康诊断、土壤修复、病虫害防治、价值评估等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在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时,专家们会进行现场会诊,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渠县通过这四项措施,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不仅让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和文化财富,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的高度。(何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