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林业信息>要闻专递
绿满青山处 兴业富民时!开江“五四三”模式让森林“四库”建设路径清晰
时间:2025-10-10 17:36:58 来源:达州市林业局
【字体:
打印

​在回龙镇乐园村的银杏基地,随时能看到村民李少元忙碌的身影。“以前这山是‘荒坡坡’,现在不仅能拿分红,还能打工赚取劳务费,年底还有分红,绿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这份获得感,正是开江县“五链四增三化”模式推进森林“四库”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开江县锚定“天府森林四库”目标,以国储林项目为抓手,深挖银杏、中山柏、油橄榄“三棵树”潜力。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78%、居全市第三,林业综合产值突破28亿元,建成全省森林“四库”建设两个现场示范点位,走出“高颜值生态筑基、高效益转化增值、高水平治理惠民”的绿色发展路,让“绿叶子”变“金票子”的实践落地生根。

“五链”协同,下好系统推进“一盘棋”

“21.9万亩林权流转,涉及12个乡镇、128个行政村,仅29天就完成签约,无一户异议。”开江县林业局副局长李佳友手中的任务分解表,清晰标注着项目权责与节点,这背后是“五链”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转。

组织责任链的“1+1+N”包抓机制是“压舱石”。国储林、林下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均明确1名县级领导牵头、1个核心部门统筹、N个单位配合。以银杏产业园为例,牵头县领导每周督导,林业局联合乡镇组建专班蹲点,3个月完成1200亩核心区流转与栽种,实现“专人抓、专班推”。

开江县森林“四库”大梁山建设区

有了责任保障,规划引领链绘制“导航图”。开江编制《森林“四库”建设实施方案》《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及“三棵树”产业意见,形成“总方案+子规划+细则”体系。明月山片区主打“林下中药材+森林康养”,新宁镇聚焦中山柏用材林,让林地“各尽其用”。

规划落地需群众支持,政策传导链打通“最后一公里”。面对农户“失地”顾虑,开江先培训干部吃透政策,再召开30余场院坝会“拉家常”,收集47条建议。推出“林地流转+优先务工”“合作社+农户”分红模式,彻底打消疑虑,推动林权流转高效完成。

项目缺资金,资金保障链注入“活水”。开江组建项目单位、银行、主体公司专项金融团队,定制融资方案:中山柏项目用“林权抵押+收益权质押”贷款,油橄榄产业园获中长期低息贷款。累计争取融资22.7亿元,已放款4.4亿元,保障苗木采购与基地建设。

守好青山是根本,安全管护链筑牢“防护墙”。开江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设60块宣传公示牌,组建161支综合应急队,去年处置火情0起,查处涉林案件29起,让山更绿、林更密。

“四增”赋能,激活绿色发展“新引擎”

“雨水过后,淫羊藿再过两个月就能采收,每亩收入超1万元。”明月山林下中药材基地负责人莫金舟的话,折射出“四增”目标让森林“四库”释放的多元价值。

“水库”增容筑牢水屏障。开江实施国储林、天然林保护项目,在河流、水库周边种水土保持树种,2024年抚育水源涵养林3.94万亩,涵养能力提升15.2%,主要水库水质保持一类以上。2025年还修复退化林2.8万亩、造林5000亩,夯实“绿色水库”。

开江县明月山林下中药材现代产业基地

“粮库”增产让森林产“生态粮”。开江利用森林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明月山、红花山种淫羊藿、石菖蒲3600亩、黄精900亩,今年预计中药材产值超2000万元;银杏产业园拟扩至1.5万亩,配套加工车间;森林边缘种油茶、核桃,去年木本粮油大幅提升,丰富供给也增收入。

“钱库”增收让绿色变效益。开江以国储林为核心,补植补种中山柏18.95万株,预计20年后木材产值超1.15亿元;发展油橄榄经济林,“绿升”橄榄油去年销售额4280万元;依托森林建康养目的地,明月山步道、民宿去年接待游客实现增长,让森林成“绿色提款机”。

“碳库”增量挖掘生态价值。开江定向培育碳汇林2万亩,组织义务植树88.25万株,同时对接省市碳汇平台,研究开发流程,计划今年完成首个碳汇项目备案,让“吸碳”森林变“可交易资产”。

“三化”创新,解锁联农带农“新密码”

“中山柏离体快繁技术体系正进入攻关阶段,已突破增殖培养环节技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开江县林业科研组培实验室——全省首个县级林业组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邓辉洪的展示,凸显“三化”创新的惠民价值。

科技赋能智慧化注入“新质生产力”。开江投入近700万元建实验室,搭建“良种选育—种苗快繁—高效栽培”体系:中山柏组培快繁攻坚在即,拟选育1个省级良种,制订1项省级标准,获2项专利。重点林区安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病虫害,让种植从“靠经验”变“靠科学”。

开江县红花山林业科研实验室

林权改革市场化拓展空间。开江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流转平台,去年流转林地21.91万亩,引入3家企业、合作社,社会资本投资额超3.5亿元。以国有林场为试点,探索“国有林场+集体林地+农户”模式,让林地经营权放活、使用权盘活,农户“沉睡资产”变“增收资本”。

联农带农共享化让红利直达农户。开江打通“集体管护、林地流转、务工报酬、林木间伐、合作经营”五大渠道:生态护林员年工资5000元,农户务工日均120—300元,入股还能分红。去年林农人均增收超5000元,“社会资本+林农”机制获评达州市2023年“改革创新成果”。

如今的开江,青山叠翠、产业兴旺,游客络绎不绝、农户笑容满面。从“五链”筑基到“四增”赋能,再到“三化”惠民,“五四三”模式让森林“四库”建设路径清晰。“我们会深化这一模式,让每片森林发挥最大价值,让每户农户共享红利。”开江县林业局局长杨波表示,这片土地上,“绿满青山、兴业富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开江县林业局供图)


主办单位:达州市林业局 地址:达川区三里坪街道西环路1075号
联系电话:0818-2652374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9
蜀ICP备2021010975号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