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办公室:
按照市委、市政府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加强防控机制建设,在市纪委、市监察局和省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办公室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和中央拉动内需新增林业投资这个良好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达州、生态达州、绿色达州,结合达州林业工作实际,积极稳步推进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工作,现将2011年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工作报告于后:
一、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我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把两大工程建设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各级政府、林业部门全面落实两大工程双线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从工程实施开始,市、县两级政府就成立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及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了专门人员和经费,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实行了天保工程“四到县市区”考核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绩检查。
二、强化执法监察,保障工程推进
为深入推进执法监察工作,市、县两级均成立了两大工程执法监察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形成了相互配合、互通情况、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机制。今年年初市纪委召开执法监察专题会议,将林业两大工程列为今年效能监察的重点项目,确定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项目负责人,相关单位为责任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对两大工程执法监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市、县两级林业主管部门始终把两大工程执法监察作为林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抓手,根据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研究问题、制订方案、不断创新执法监察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两大工程建设服务。今年上半年市级9个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对今年我市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已完成对各县、市、区2010年工程建设任务、质量、资金管理运行的专项执法监察交叉检查工作。随着林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日趋成熟,已成为纪检监察服务于林业建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三、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建设质量
我市始终把两大工程建设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做到严把程序关、种苗关、验收关、报账关、管理关。万源、开江、达县等县(市)还积极探索创新工程财务管理、森林管护检查验收、公益林管理等办法,对确保工程实施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实施单位每年都编制了森林管护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施工作业。采取招标或承包的方式确定管护队伍和人员,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个人,每年与管护人员签订森林管护合同,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和报酬。建立了巡山护林日志,并严格检查和考核。同时,加强档案管理,将各类资料及时归档、立卷,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得到真实反映,以便随时查阅、借阅、利用档案。
四、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
2010年,省下达我市天保工程建设任务1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6.8万亩,总投资137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00.8万元,地方配套275.2万元;下达退耕还林投资计划3.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1.7万亩,工程总投资479万元;下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资金6820.9万元,所有建设资金都通过财政专户及时划拨给各县(市、区)。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各地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的用途,规范使用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独立核算。补助资金兑现前,林业、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到林地、农户、面积、责任人“四落实”。林业部门每年均开展退耕还林年度检查验收工作,将验收结果张榜公布,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补助兑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做到了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不走样,维护群众利益不打折扣。2010年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已全部兑现到位。
五、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两大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各地就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等手段,加强对两大工程实施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先后录制了《林场突围》、《绿色启示录》等10部专题片。万源市连续3年与电视台联办 “绿色天保行”、“绿色在延伸”等专题节目。各县、市、区均在工程重点实施区建立了固定碑牌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使两大工程深入人心,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六、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乡镇退耕还林工程栽植苗木成活率不高,补植补造工作没跟上。
(二)个别乡镇退耕还林苗木质量差,生长缓慢,个别地方还存在复耕现象。
(三)在公益林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把握不严,有的没有严格按照设计的树种和混交比例栽植。
(四)个别县(市)社会保险没有应保尽保。没有给职工交缴失业保险,将天保补助的失业保险资金用于弥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生育保险资金的不足。
(五)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工程建设总体效益难以发挥。
(六)由于个别项目计划下达较晚,招投标涉及部门多以季节等因素影响了工程进度。
(七)工作经费落实困难。
(八)通川区财政资金未到位460万元。
总之,2011年“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工作,在市纪委、市监察局和省两大工程执法监察办公室的指导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来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增添工作举措,要把“两大工程”建设当作我市惠民工程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建设幸福达州、生态达州、绿色达州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