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森林防火指挥部:
今年,我市森林防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两项制度”,加强对重点林区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加大依法治火的力度,提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能力,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1—11月,全市发生一般森林火灾23起,过火面积58.61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5.4公顷,受害率0.0241‰,损失林木蓄积240立方米、幼树17210株,森林火灾损失率大大低于省控指标。今年,全市共查处火灾案件11起,处罚违法犯罪人员10人。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防火责任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先后下发了《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森林防火工作的通告》〔2011〕3号)、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了《达州市“十二五”消防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和“十二五”森林消防发展规划。并要求县(市、区)、乡镇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做到森林防火亲自安排、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抓落实。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切实担负起森林防火的重任,努力协调,加强指导,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健全森林防火办事机构,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充实工作人员,做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地及办公设施。进一步健全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县(市、区)、乡镇、村的防火责任,把责任细化分解,具体落实到山头、落实到地块、落实到人头。各级森防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林区单位的防火责任制、乡规民约、防火公约、联防协作等制度,签订管护责任书,把森林防火的责任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把管护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市林业局、市防火办在重点防火期、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先后对各县(市、区)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进一步消除了火灾隐患。
二、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森林防火思想防线
森林防火重在预防。今年,我市在各县市区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切实加强了对森林防火相关工作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森林防火宣传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时期,各县、市、区防火办与县广播电视局都要联办森林防火宣传节目,从去年十一月起,每周放两次森林防火宣传标语字幕,春节期间,每晚新闻节目黄金时段都连续播放林区用火的有关规定,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广播宣传方面,各乡镇利用乡镇的有线广播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利用山体标语进行宣传。在林区边缘、公路沿线、城镇周围和入林主要路口,书写大量山体标语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注意事项、奖惩制度等知识,时刻引导群众自觉投身护林防火工作。去冬以来,全市新增山体标语近1000多条,在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进入森林防火期以后,由县乡两级牵头,坚持每隔一周出动一次森林防火指挥车深入林区搞宣传,主要办法是选择赶场天在林区人员比较集中的地点。反复播放森林防火宣传录音光碟。在防火专项检查活动期间,全市共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20000余人次、复制光盘300份,发放宣传资料150000份。
(四)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介宣传。今年,我市防火办在达州政府新闻网、达州传媒网、达州日报、达州晚报共刊登新闻报道防火专刊10余篇,发送手机森林防火信息5次,进一步提高了防火宣传力度。入秋以来,我市还未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
三、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
(一)全面森林防火责任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及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乡镇与村社、林场、林区护林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把防火责任落实到了人头、山头、地块,全市共签订防火责任书18000份。特别是万源虹桥乡将森林防火纳入全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大竹八渡乡将森林防火实行单独考核,每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惩驻村干部、村干部200元∕人,无森林火灾的村奖每位干部600元,任期内发生三次以上的村干部引咎辞职,驻村乡干部不得提拔升迁。
(二)狠抓森林防火机构和队伍建设。全市共有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8个,直接从事护林防火专业人员22人。按照省指挥部、省军区司令部、省林业厅、武警四川省总队的要求,各县(市、区)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协商,建立扑火队伍,市防火办已经与达州军分区、武警达州市支队领导就建立达州市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备队交换了意见,组建了专业队伍和开展了消防演习。大竹县组建立完善了“六支”队伍(①县林业局机关队伍、②各乡镇机关、村干部队伍、③煤矿、企业单位队伍、④武装、消防队伍、⑤城管队伍、⑥保安公司队伍),全市专业扑救队伍2支160人,半专业队伍289支6240人,义务扑救队伍1557支16040人,全覆盖于我市各林区。
(三)进一步落实“两项制度”。7个县(市、区)已全部落实了专职巡山员和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共在1747个村落实专职巡山员2254人,新增兼职护林员1062人,落实经费500余万元,在1916个村实行了村民轮流挂牌值班制度。
(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森林防火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宣汉县和万源市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设,预计明年初完成天保二期工程建设,新投入资金318万元。其余五个县、区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投入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经费200余万元,大竹县投入了60多万元添置了油锯、风力灭火机等,进一步完善了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现有森林防火宣传碑牌84 座(永久性碑牌56座),了望台21座,巡护站3座,防火检查站18个,防火公路940公里,巡护道路135公里,防火隔离带150公里,视频监视系统1套,消防水池22口。为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提供了基础保障。
(五)完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全市各县(市、区)及各乡镇人民政府都修订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并将森林防火设备、应急扑火队和巡山护林员的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六)落实林区野外用火安全措施。一是在防火期内,坚决制止在林缘内200米范围内进行生产用火和非生产用火;坚决制止铲灰积肥、烧田边地角等农事生产活动;提倡鲜花祭祀和安全用火,坚决制止在景区、公园、墓区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烧纸、小孩玩火等行为。二是充分发挥了望哨卡、护林点,护林员、管护员巡山护林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对重点地段、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采取重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扑灭。三是在中小学生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通过讲座,收看森林火灾纪实片,开展森林防火大讨论和森林防火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受触动、受教育,达到一人学习,全家受教育的目的。四是加大痴、呆、傻、精神病患者等弱智群体“1对1”的监护管理,落实监护人及监护责任,签订责任书,使特殊群体家庭森林防火警钟长鸣。五是与林区坟主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六是加大对入山人员的宣传教育,对入山人员实行登记管理,使之接受教育、接受检查、不带火种入山,以消除火险隐患。七是对发生的森林火灾案件全部及时予以查处,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教育有待深化。从近几年发生的森林火情来看,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较多,反映出个别地方在宣传教育上力度还不够,森林防火知识普及率较低,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氛围还不很浓。二是火源管控措施不严。主要是在春耕期间,群众野外用火随意性较大,烧田边地角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个别地方没有对预案开展演练,应急扑救力量不足,扑火装备落后,实战经验差,扑火战斗力较弱。四是火案查处力度不够。引发森林山火多系老弱病残人员所为,追究力度不大,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警示作用。五是防火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林区电子监控系统的安装、林区扑火道路建设、防火隔离带建设,消防专用车辆及器具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我市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靠自身能力是难以解决的。
五、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工作
(一)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按照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和达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切实担负起本辖区森林防火工作职责,履职尽责,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要责,亲自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构筑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本部门的职责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二)严格火源,筑牢管控防线。一是筑牢火源管理防线。在森林防火紧要期间,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采取有力措施,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二是筑牢火灾隐患排查防线。加大对森林防火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巡查和管理,认真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检查,对查出火灾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筑牢联防联控防线。将每块林地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划定责任区,实行联防联控。
(三)强化宣传,增强防火意识。一是加大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在中小学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进课堂讲座,通过学生受教育,达到全家受到教育的目的。二是加大对特殊群体的监管。对痴、呆、傻、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要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登记造册,认真落实“1对1”的监护责任。 三是加大对入山人员的宣传教育。在重点地段刷写醒目的森林防火标语,增设警示碑牌,在重点时段落实专人死看硬守。对入山人员实行登记管理,使之接受教育、接受检查、不带火种入山,以消除火险隐患。
(四)高度戒备,快速处置火情。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全面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一是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二是各类扑火队伍要及时补充和到岗到位,一旦出现火情,及时出动,快速扑灭。三是充分利用了望哨卡、护林点,地面巡护的护林员、管护员,密切监视火情动态,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扑灭,真正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四是加强值班,及时报告和处理火情。五是对发生的森林火情,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查明火情原因,严惩肇事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