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林业局关于2011年烟叶生产联挂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1-12-22 20:45:31
  达州市烟草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中共达州市委办公室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11年烟叶生产实行目标考核的通知》(达市委办〔2011〕21号)安排部署。现将2011年我局联挂宣汉县峰城镇烟叶生产帮扶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2011年,是乡镇党委、政府班子换届的关键之年,也是峰城镇党委、政府最重视烟叶发展的一年。宣汉县峰城镇本着“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思想。以区域种植为基础,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加效益为目的,着力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促进该镇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全镇落实烟叶种植面积4940亩,在今年遭遇特大干旱和大面积病害的情况下,烟叶生产仍然取得显著成效,总产量达到110万斤,收购烟叶 100万斤,均价6.36   元∕斤,实现总产值636万元,人均增收250元,财政创税100万元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把烟叶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来抓。坚持把烟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烟叶生产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配合抓,村社全力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使烟叶生产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该镇实行了烟叶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烟叶生产奖励政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烟叶移栽面积、产量等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我局在听取镇党委、政府关于烟叶生产的情况汇报后,组织专门班子,由主管局长带队前往该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党委政府一起研究烟叶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适合实际的帮扶规划,同时,今年我局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划拨资金1万元用于灾害恢复烟叶生产。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通过对各村社进行实地调查,坚持“优先发展、因地制宜、

  规模发展,标准化生产”原则,合理布局烟叶产业。同时,科学规划了基本烟田、烟水配套建设项目,为烟叶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基础。该镇党委、政府还召开专题会议,宣传发动,将任务落实到村、社,落实到田地块,并逐村逐社登记造册、逐家逐户草签合同、逐坵逐块打牌插签,把任务落实到家家户户。全镇规划种植面积5400亩,落实面积4940亩。

  (三)坚持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支撑    

  强化技术培训,推行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坚持科技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烟农收入的原则,积极探索优质烟叶标准化生产模式。全面推广漂浮式育苗、地膜覆盖、大田管理等科学种烟技术。县烟草公司严格管理,确保烟叶技术员在烟叶生产的全过程服务到户、指导到田。同时,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的乡、村、社干部,壮大烟叶技术队伍。

  (四)全面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强化田间卫生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农业、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针对各时期不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有效防治,尽量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确保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品。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和时间,避免药害的发生。据统计:该镇共用东旺毒消、多菌灵等药物共5.5吨。

  三、明年帮扶规划

  1.协助搞好烟叶生产规划。帮助宣汉县峰城镇搞好土地规划,对草签合同重新进行调整,把烟叶生产与培育大户相结合,与培养烟叶技术能手相结合,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调动广大农户积极性。切实搞好示范片建设。

  2.协助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我局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发挥市级部门的协调作用,积极争取水利、财政专项资金,改善峰城镇基础设施条件。

  3.协调搞好技术培训。结合现代农业示范片建设,搞好烟叶生产培训工作,组建机耕队,实行精细耕作;组建烟叶专业队伍,对烤房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烟叶,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4.配合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长期连作,烟叶病虫害多,黑茎病、花叶病等危害严重,我局将积极争取省林业厅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药物和器械,帮助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九日